广东省制造协会
广东企业竞争力500指数(2023版)发布:粤企竞争力仍处于较强区间

发布时间:2024-01-05 10:49:18点击数:[打 印]

(城晚报·羊城派 许张超)近日,广东省企业竞争力促进会对外发布“广东企业竞争力500指数(2023版)”(以下简称“竞争力500指数”),经甄选涵盖全省18个地方城市、15个主要行业、64个细分行业的500 家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根据计算得出该年度广东企业竞争力500指数数值为73.21,本年度广东企业总体在竞争力较强区间,但较去年指数下降3.58个数值。

近半数企业超平均水平

广东省企业竞争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宇宏介绍称,该年度发布的“竞争力500指数”是参照标准《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规范》(T/GECPA 0001-2020)测评指标和要求设定数值。“竞争力500指数”数值整体由企业基本要素、经营规模、成长性、创新能力、社会认知等五模块指标组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

库卡机器人 (羊城晚报资料图)

广东企业竞争力500指数及其他对应指数数值均在0-100之间体现,共设5个区间维度定义竞争力强弱。数值区间在100-80(含80),指数定义为竞争力强;数值在80-65(含65)区间,定义为竞争力较强;数值65-50(含50)区间,定义为具备竞争力;数值50-40(含40)区间,定义为竞争力较弱;数值40-0区间,则定义为无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该年度“竞争力500指数”所甄选的企业,基本门槛为企业年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500家企业2022年度总营业收入合计为164353.61亿元,资产总额达到639891.43亿元,净利润总额超过10464.88亿元,纳税金额达到4063.99亿元,研发投入合计接近5071.15亿元,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到89.63万件。

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主要城市的纳入指数的企业平均数值来看,分别为74.45、73.51、72.58、71.24,四城市数值均低于上一年数值。从15个主要行业的数据来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占“竞争力500指数”数值权重比较小的行业,行业指数高于上一年水平,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500家企业数据来看,虽然纳入本年度“竞争力500指数”的企业整体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研发投入都有所增长,但本年度“竞争力500指数”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净利润同比去年发布的数据下滑明显,平均净利润率为7.10%,同比去年下降2.29个百分点,与企业的亏损面有所加大有直接关系。

其中,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指数数值排在前三位,指数数值分别为93.50、91.25和90.25分。在“竞争力500指数”的企业,共有246家企业所得企业数值超过“竞争力500指数”数值,占500家企业总体数量的49.20%;有105家企业处在竞争力强的区间,占到500家企业的21.00%。

生产性服务业仍待发力

此次“竞争力500指数”有何特点?张宇宏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广东的竞争力能保持在较强区间还是相当理想的,但现阶段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表明当前经济内外部环境面临的挑战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新动能。”张宇宏称,从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来看,每年占比均超过3.00%,超过广东企业平均水平。企业平均研发人员比例近年来均保持在10.00%以上,专利累计申请量也保持两位数增长,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运行困难的情况下实现研发投入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实属不易。

针对行业数据,张宇宏指出,一些传统的具有广经济东支柱功能的产业悄然发生变化,为整体推动广东经济的竞争力拖了后腿,同时也出现了行业内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比如房地产的经济支柱效用已经消退、新能源汽车产业孕育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比亚迪、小鹏等整车厂已全部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广汽新能源汽车产比也在加大。

未来,广东竞争力再上新台阶要靠哪些产业作为新的支柱点?广东省企业竞争力促进会会长张明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已经在中国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作为联结工业(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利用程度明显偏低,这一方面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发展水平不足有关,也在于制造业本身处于中低端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高有关。”张明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是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

张明称,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广东在这些行业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以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产业为核心,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多支柱的创新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将是亟待培育、壮大增长的广东新动能。

 

文 | 记者 许张超 通讯员 张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