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8 09:39:26点击数:[打 印]
5月18日至19日,生物医药创新社(BiG)第四届Impact年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来自药明康德、再鼎医药、强生、赛默飞、默克、岸迈、百奥泰、汉腾、康方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研发负责人,与元明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专业基金同台“切磋”,生物医药创新链上的多股力量在广州齐聚发力。
BiG是一个专业性、非盈利性的机构,由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开发、应用、投资等领域工作的独立个人自愿组成,集结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BiG生物医药创新社在2014年2月19日正式成立,如今已经汇聚了国内众多的业界翘楚。广州本土生物制药企业成为本次年会演讲环节上的新面孔。
无论是新药研发,
还是国际创新型项目的纷纷落户,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
在全球创新链的“显示度”越发清晰,
广州正依托“枢纽+”战略,
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的声音
已传向世界。
国内外知名企业畅谈生物医药前景
据悉,本届年会参会企业达110多家,主要来自北京、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知名生物制药企业。来自药明康德、勃林格殷格翰、再鼎医药、强生、赛默飞、默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创始人、研发负责人“同台竞技”,分享了各自公司的战略定位策略、核心技术进展等内容。
再鼎医药执行副总裁阎水忠表示,国内新药需求大,随之带来了很多的变化。监管环境的变化和政策变化给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国际一体化机会,有助国际市场对新药研发企业的认可。目前国内投资环境日益趋好,留学归国人员日渐增多,并且年轻化。国内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快速成长。人才是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落户必须考虑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
会议期间,
一众医药界大咖
不仅畅谈生物医药前景,
同时也对广州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前景表示赞赏。
岸迈生物创始人兼总裁、BiG总干事吴辰冰表示,生物药临床试验质量关系到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对生物制药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广州的医疗资源丰富,钟南山院士、吴一龙教授等全球领先的转化医学专家云集,“对试验的成功我们信心倍增。”
鼎晖投资副总裁柳丹表示,广州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良好,政府对企业服务的专业水平很高,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信心。
不少全球领先医药将“广州造”
为什么要在广州黄埔召开这样的会议呢?
2017年以来,一批国际级的生物医药创新型项目陆续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资22亿元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建,全球最领先的抗癌药有望实现“广州造”;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生物科技园项目在知识城破土动工;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赛默飞精准医疗中心、巴塞罗那医学院等国际项目接踵而来。
当前,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10万亿元”的目标。而广州正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
温馨提示:相关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