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制造协会
中国贡献全球经济1/3增长

发布时间:2017-11-21 21:09:23点击数:[打 印]

        1120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17全球年会继续进行,与会嘉宾围绕全球经济与金融展望、全球金融治理、国家与区域合作对话等主题展开头脑风暴。与会代表们肯定了目前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对中国的金融科技现状提出了许多期许和建议。

       

韩升洙:中国和亚洲的可持续增长非常重要

 

        IFF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升洙认为亚洲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增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提出了他对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展望。

        全球经济经过增长缓慢的十年已经开始复苏,在此过程中G20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监管改革,如加强金融监管、反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全球区域以及双边的金融安全网等。在这个时期,亚洲以及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推动的引擎扮演了领导角色。2016年亚洲贡献了68%的增长,2017IMF预计亚洲仍会供应全球63%的增长,而中国本身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但在亚洲高增长带来巨大正外部性的同时,也暴露了新的脆弱性——大规模债务和信贷。

针对未来保持稳健和可持续增长的困难,他强调了三个政策。一是强调包容性普惠的增长,而不再专注于短期的增长目标。二是加强解决财政部门的风险、降低信贷和协同监管。三是强调资产特别是外国投资的品质,中国市场的稳健性对很多国家都很重要。

总之,即便存在脆弱性和风险,他坚信亚洲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且中国有资源支持和缓冲,在政治方面决心完成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改革

       

玛莎·万德博格:寻找新方式稳定经济体系

 

        太平洋养老金协会(PPI)前首席执行官玛莎·万德博格认为,美国监管环境的变化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并将对全球未来57年的增长动力形成影响。

        玛莎·万德博格指出,目前全球在政治上还存在不确定性。各国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稳定经济结构,希望全球成为更加整合的经济体,从整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正在推出一系列新的监管方式,可能在货币、银行等方面的监管出现新的变化。美国监管制度的变化将可能对市场形成新的挑战,甚至对市场有一些溢出效应。对此,全球需要形成更加整合的经济体,推进政策和监管方面的改革,形成更加稳健的经济体系。

       

埃德蒙:促进全球金融合作 合力控制潜在危机

 

        IFF副主席、法国前财长埃德蒙·阿尔方戴利首先回顾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走势,表示虽然世界经济表现向好,其实全球还没有完全脱离危机,而且鉴于当下全球不平衡的情形,有再次出现类似危机的可能性。很多国家累积了或公或私的高额债务,地缘政治环境也不稳定,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危机。通过谨慎观察,欧美主要经济体都有一些潜在危险。

        最后,埃德蒙指出除了各个国家要进行内部改革之外,各区域、国家之间也要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够应对全球的不平衡,才能够较好控制将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

       

祝宪: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大话语权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分别从全球和中国的角度出发,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大的话语权。

       “世界主要经济体现在都开始恢复增长,但还没有摆脱IMF所说的平庸经济,也即还看不到经济的强劲增长。”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祝宪指出中国应深入改革,改善全要素生产率,解决经济结构中的失衡问题,使中国经济能够更快地转向质量型、效益型经济。

        最后,祝宪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一带一路”在此方面大有可为,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

       

沈建光: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迫切任务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和政治危机并存。当前主要经济体GDP在增长,但民粹主义、反全球化也同时存在。他认为民粹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扬,贫富差距扩大。

        沈建光谈到中国经济的弯道超车现象。尽管金融危机带来一些冲击,但这十年,中国出口全球份额快速上升,出口美国的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都有大幅增长。高铁、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都是世界第一。他认为中国实力的加强改变了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为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良好基础。沈建光认为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迫切任务,中国政府布局的去杠杆十分重要。

       

Ashfaque:中国将扮演更重要的领导力角色

 

        巴基斯坦前财长、国立科技大学院长Ashfaque强调,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制定监管规则方面处于弱势,这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贡献不匹配,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制定规则方面拥有更大发言权,中国将在全球的经济上面扮演更重要的领导力角色,这更符合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shfaque进一步指出,中国正在积极努力。一方面在现有的全球金融体制中发挥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了美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建立机制,补充和加强现有融资机构。中国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的发展银行,补充了世行、亚行等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努力。

       

李东荣: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中国在金融科技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深度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基于目前的情况,我国的金融科技领域应该一方面“眼睛往外望”,不断地吸收借鉴各国发展金融科技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眼睛向内看”,立足中国的经济金融实际,充分考虑中国在市场基础、制度环境、监管安排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金融科技发展道路,为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贡献中国的方案与智慧。”

       

王景武: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局长王景武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完善全球金融治理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景武强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全球金融治理变革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王景武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上活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下一步广东将加强与港澳金融业紧密合作,共建大珠三角金融圈。

       

房永斌: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房永斌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金融业增长值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中央总结的金融最大的问题是脱实向虚,撬高杠杆形成了金融风险隐患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房永斌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首先需要清楚金融发展的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金融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深化改革,重点是监管的改革。如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优化一行三会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建立适应金融监管制度的薪酬体系,地方金融监管的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