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制造协会
中小企业利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新上市企业的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3-08-02 10:50:48点击数:[打 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今年上半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均高于规上工业企业。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7月26日在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后续将制定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互为主体,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

 

近年来,政府部门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多措并举形成多方合力,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意见,具体细分领域的支持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金壮龙表示,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下一步,将抓紧制定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事实上,传统的实体经济已经大量过剩了,再多生产也未必有市场需求和竞争力。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经济,一种是传统的竞争力下降、过剩严重的实体经济,另一种是数字化、绿色化赋能、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实体经济。”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在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加快由传统的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绿色化实体经济的转型。这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之路。

 

我国技术创新成果70%源于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二十的民营企业,专利授权率均超过80%,远高于全国水平的55%。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中99%左右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创新的排头兵,创新能力足、活力强、领域广、专业深。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 一是开展梯度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二是促进资源集聚,推动协同创新。

  • 三是加强创新赋能,注入创新活力。

 

“依靠持续的创新,掌握‘独门绝技’,才能赢得未来发展。”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高千峰表示。日前企业进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这让研制团队倍受鼓舞。

 

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新上市企业的主力军。

 

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已上市企业的28%。其中,今年上半年新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家,占A股新上市企业的59%。

 

王建平介绍,2022年以来,有108家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通过首发增发融资达到212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四成,将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纳入计算后,占比则接近九成。截至今年6月底,新三板有中小微挂牌企业6016家,占比超九成;887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定向发行融资952次、募集资金291亿元。

 

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涵盖股权债权、现货期货、公募私募、场内场外等市场,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等股权市场错位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作用逐步健全,为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提供了体系化的机制安排,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IPO、增发、可转债、配股等方式累计融资约1.8万亿元。

 

为发挥区域性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证监会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推动地方加大组织协调、数据共享、政策资源整合和支持力度,建立完善适合专精特新企业特点的服务产品体系。

 

支持民企可以探索新举措

 

 

在大会上,刘世锦作了题为《如何促进民营企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他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还可以探索一些新的举措。

 

这些举措包括:

 

不再按照所有制区分企业类型,不再区分国企民企,改为按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特性划分企业,并以这些特性制定相关政策;

 

在纠正所有制歧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变行业准入、项目招标、资金获取、国家安全等方面事实上存在的有悖公平竞争的潜规则,以此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央关于企业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文件重在落实,不能一发了之。

 

更重要的是加快转化为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循、违法必究,在行政检查、社会监督、法律诉讼等领域形成配套制度保障体系。

 

刘世锦表示,自2010年经济增长进入从高速到中速的转型期以来,三年疫情间,宏观政策疲态已显,稳增长之外应推进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其重点是以进城农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以稳定房地产等既有支柱产业、激发企业家精神助推新先导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以扩大有效需求、转换资产负债模式、化解防控风险为重点的资产负债端的改革。

 

在浙江宁波,当地创立 “8718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8718”谐音“帮企一把”,通过这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服务平台 ,当地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浙江宁波市8718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副总经理傅倩倩表示:我们平台上的企业大概有39万家,基本上涵盖了宁波所有的规上企业,我们每年的服务量起码四五万件的量。 

 

如今,宁波已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1条举措,并培育了 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不只是浙江,当前,各地都在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湖北已认定4157家省级“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起“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正对标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要求进行培育。广东正抓紧制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将从强化梯度培育机制、促进数字化转型、畅通资金融通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等11个方面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政策研究处处长金铁鹰表述,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针对性强、力度大,形成了从政府部门到相关机构,全社会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的氛围,为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来源 | 中国证券报、央视新闻、中国政府网、经济日报、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第一财经、经济参考报、证券日报、21财经、工信微报、中国网、人民政协网